f笔趣阁

设置:
关灯 护眼
f笔趣阁 > 娱宋:浪出个未来 > 第十七章 名姝巧操琴,真是美呆了!

第十七章 名姝巧操琴,真是美呆了!

婉儿闻听喜道:

“好啊好啊,那就有劳大师了。”

三人跟随着念明方丈,走出天王大殿,继续沿山路上行。

这一走才知道,这昭明寺依山而建,隐于山中,其面积之大,营建之繁复,景观之壮美,远远超过了想象。

于名山古刹之间行走,灵气满溢,让人格外神清气爽。

念明大师且行且问道:

“二位施主,可知这天目山何以得名?”

见魏来与婉儿并不知晓,念明道:

“这天目山古名“玉浮”,因其有东西两峰,峰顶上各有一“玉浮池”,碧水千年不竭,宛若双目秋波望天,故在汉代,易名为“天目”。

念明方丈引路,四人先后游过平溪庵、献珠墩、白龙池、悟道松、青莲华……每到一处,念明都会将此处景观的古今典故娓娓道来,让魏来婉儿大开眼界……

又上行几百步,在茂林修竹之间,又一座巍峨大殿骤然映入眼帘,魏来只觉得一派肃穆庄严之气扑面而来,念明大师也面带虔敬道:

“此处就是我昭明寺的重地千佛阁了!”

步入千佛阁大殿,只见高耸的四壁之上洞窟林立,万千佛圣造像尊立于洞窟之中,色彩斑斓、造型各异,而神态皆栩栩如生,令人肃然起敬。

让魏来大感不解的是,在正中佛祖之像的侧首,还有一尊巨大造像,竟然是一副金盔金甲、手捧宝剑的武将造型。

念明大师看出魏来的疑惑,微笑道:

“魏施主,可听闻过菩萨道场?”

“大师,我听闻普陀山乃观世音菩萨之道场、五台山乃文殊菩萨之道场、峨眉山乃普贤菩萨之道场、九华山乃地藏菩萨之道场,这四大应化道场,是菩萨现身起灵之圣地,难道这天目山也是哪位菩萨之道场吗?”

念明大师看着魏来点点头,若有所思道:

“不想魏施主对佛门之道也有通晓,不错,这天目山正是韦陀菩萨的道场,这位金盔金甲之像正是韦陀菩萨的真身!”

魏来的老妈最爱拜佛,经常去各地的佛寺去上香许愿,不过她可不是那种虔诚的“信徒”,而是把佛当成了“提款机”,成天指望着靠佛祖保佑生意兴隆、财源广进,魏来对此功利之心尝尝颇为不屑。他本不信佛,但是作为一个文科生,出于对文化的兴趣,倒也看过几本佛家的源流典故,他想起韦陀菩萨刚直不阿,神勇无匹,乃是佛祖身边之护法。

念明大师双手合十,仰视着韦陀菩萨的佛像,神色略显激昂道:

“佛有护法,犹如国有柱石,想我大宋,百年基业,而今北地尽失,二帝遭虏,只能南渡偏安,国运莫测,幸好还有岳飞、韩世忠等忠贞英武之士,收复失地,中兴之业,犹有盛望!”

眼见这位高僧说出此言时,老眸之间竟有点点泪光闪动,魏来心中也涌起一番豪情。然而,他一想起岳飞将在不久之后冤死风波亭,而大宋积弱百年之后,终于难逃崖山亡国之殇,又不免微微摇头长叹……

念明望着魏来,似有期许似有不愿,而终究神情黯然……

婉儿看着两人的神态交流,甚为疑惑,不明就里。

四人默默踱出千佛阁,向右又绕行了一段山路,就看见了山间有一方平坦如镜的巨石,宛若一座高台,探出山崖丈许,石下有一道浅细的清流潺潺涌动。

念明方丈手指那方苍黝的巨石,对魏来和司徒婉儿说道:

“两位施主,这里便是我昭明寺的缘起之地了!”

“大师,我看这巨石颇为不同凡响,这里是?”

魏来问道。

“这昭明寺,原来就是为南朝梁国昭明太子萧统禅修而建,而此处,正是当年昭明太子精研《金刚经》并分经为三十二节的分经台!据说,昭明太子在此处餐风饮露,苦读禅修,以致双目曚盲,便是取这道溪流洗眼而重复光明,故这溪流也被称为洗眼池。”

念明缓缓道。

魏来问:

“昭明太子,就是那个曾编著下《昭明文选》的昭明太子吗?”

“正是,昭明太子为人清雅质朴,性情纯孝仁厚,学识广达渊博,奈何英年早逝,令人扼腕!”

念明不免慨叹。

魏来也叹道:

“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楼台烟雨中。还好,百年以降,仍有这禅寺巍然屹立,千年以后,昭明太子也仍旧会为无数后人追忆……”

念明闻言,大感欣慰地看着魏来。

分经台上有一紫檀几案,案上竟置着一张古琴。

念明大师道:

“这琴是上三任主持所留,至今也有百年了,百年以来,无人弹拨,唯有风起弦动……”

司徒婉儿自幼师从名师学琴,不禁见琴心喜,怯怯地问道:

“大师,请恕孟浪,我可以试试这琴吗?”

念明方丈微笑道:

“琴遇知音,人间佳话,有何不可。”

婉儿先以山泉沐手,由落樱拭干后,方端坐于琴前,凝视良久,指尖轻拂。蓦然间,一缕嘉音在清幽雅静的山谷中飘荡而出,一曲《昭君怨》,被她弹奏的如怨如慕,如泣如诉……

在优美的琴声中,念明方丈和魏来向巨石探出山崖的边缘走去,魏来这才发现,从此处远眺而去,视野竟无比阔朗,东天目层峦叠嶂的万千风貌,尽收眼底。

千仞之巅,此刻有山岚微起。

良久,极目远方的念明方丈忽然轻声说道:

“我大宋果真无望了吗?”

“大师,你何出此言啊?”

魏来惊问,眼前的锦绣河山,在百年后即将沦陷,所谓“崖山之后,再无中华,确实令人泪目。

“若换是别人,我也不会如此忧伤,可是魏施主你这一摇一叹,却堪堪将我心中残焰吹灭了……”

“大师这是何意……”

“我佛所讲六道轮回,所谓前世今生来世,生生不息,循环有常,魏施主,若老僧拙眼没有看错,足下恐怕是一个深知来世之人啊……”

念明方丈这句话,让魏来浑身上下一凛,大为惊异!

从见面他就感觉念明方丈对自己神色非常,难道,这位大和尚的修为已经高到竟然能看出我是穿越过来的吗?!如果他真的能看出我的来历,那么,他是否能把我送回现代呢?如果他真能把我送回去,我是否愿意回去……

一连串的问号,纠结盘旋在魏来的脑中,如同乱麻交织,让他顿感头痛欲裂。

念明似乎看透了魏来的心思,微笑着将食指放在嘴上道:

“魏施主不必多想,一切不可说,一切亦不必说……”

此时,婉儿一曲已近终了,魏来回眸而望,只见山水之间,佳人裙裾飞扬,古琴铮鸣作响,其和谐恬静之美,竟宛若一副画作,令人无限神往……

念明方丈一直将三人送到山门,方合十打掬,依依惜别。

临别前,他颇有深意的悄声对魏来道:

“意气相夺,水火相克。”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